2012年2月13日 星期一

馬山三角堡


馬山三角堡位於官澳村北馬山聯外道路旁,就在風獅爺的旁邊。
是由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於近日內整修完成開放遊憩。

「馬山三角堡」原名「無敵堡」,與西園五龍山形成犄角之勢,內控官澳灣口,監視角嶼、小嶝一帶水域活動,為拱衛馬山主據點左側之重要屏障。
該堡由花崗塊石疊砌構築而成三角形,於每一端角均設有瞭望哨與射口,堡頂設有對空監視哨及機槍陣地,另有一座圓形反空降堡連貫底部坑道形成一個立體式的防衛網;碉堡緊臨海濱周邊原遍地佈設地雷,並於深入雷區內佈建潛伏暗哨,以延長防禦縱深,確保據點安全,目前該雷區業已清除完成。(以上內容參考:金門國家公園電子報)

現在規劃為遊憩據點的馬山三角堡,在堡頂設計成木格柵的迷宮,並在迷宮各處設置有多個有關軍旅生涯的中英文解說牌:入口解說牌從「部隊分發」、「等候船期」開始;最後以「退伍」結束為出口,中間有許多的內容,可以邊走迷宮邊看解說,對身為戰地前線的金門其過往其特殊的軍事生活多所認識。

堡頂還設置有觀景座位,可眺望馬山、官澳灣口,看著與對岸的海域之間,現在漁船、商船平靜地行駛,己經很難想像從前肅殺、緊張的對峙氣氛;往右邊可看到馬山觀測所的岬角;迷宮出口有下到海灘的木梯,現在的海岸已經完成排雷,親水不再危險。

2012年2月12日 星期日

風獅爺~官澳(5仙)

根據章魚哥的資料,官澳村的風獅爺總共有7座,其中三座為牆垣型.

本篇介紹五尊,其中二尊的照片及位置,請看這裡

位置:金沙鎮官澳村龍鳳宮內

這尊風獅爺很有故事性,它是排雷排出的風獅爺哦,2009年5月才重見天日呢.相關閱讀:沈埋的風神—排雷排出風獅爺

文中指出這尊風獅爺和塘頭風獅爺很類似,但我個人覺得除了同樣是三角型的臉,不論大小、石頭材質、雕刻的細緻度,其實不太一樣呢.但這純綷是我個人觀感啦.有興趣的朋友請自己去考察哦.

好可惜哦,它的耳朵損壞了一支啊.

引申閱凟:我的塘頭風獅爺介紹.

官澳龍鳳宮是縣定古蹟,目前正由金門縣政府整修中,所以風獅爺目前是放在牆邊,在這尊排雷排出的風獅爺後方,還有一尊更小的石獅,放大圖請見右圖.

它踩著球,看起來比較像一般廟宇前方擺放的石獅,不知道算不算是風獅爺.

以下介紹的三尊牆垣型風獅爺都在附近,朋友們可以一次找三個哦,很滿足吧.



位置:金沙鎮官澳72號側面牆內,面向光華路二段,朝著馬山方向道路的左邊牆上

要半蹲才能和它面對面哦.
應該有點年代了.表情有點像在吐舌頭,挺逗趣的.它面對著馬路,所以是擋路煞嗎?(個人胡亂猜測,不負責任哦)

延伸閱讀:官澳鑲壁石獅1~有保護色的石獅子





位置:金沙鎮官澳69號正面外牆內,和石敢當並排

我覺得它的造型還比較像小狗耶,屬於可愛型的.

右圖的門上面有三個盆栽,都是仙人掌,這也是金門人的厭勝物之一.
風獅爺、有刺的植物、瓦將軍等等,都是可以避邪的.

延伸閱讀:官澳鑲壁石獅2~與石敢當為伍的石獅子

位置:官澳79-1號後方不知門牌的新房子後面牆內

一般找風獅爺,都會先入為主地注意傳統老房子,尤其是牆垣型,我幾乎就認定它一定是鑲嵌在磚瓦石塊之內,所以,找這尊風獅爺時,在旁邊繞了好久,怎麼都沒有想到,原來,是在透天厝的牆上啊.

這尊風獅爺的石質和雕刻看起來很新,而且,好可憐啊,它被鎖著呢.

傳統的影響力很大啊,即使是蓋了現代的住宅,有些傳統東西,就是不會忘掉.

延伸閱讀:官澳鑲壁石獅3

風獅爺~青嶼(3仙)

位置:金沙鎮青嶼村金山道殿左方大榕樹旁
這尊風獅爺非常古樸,石頭的紋路己經不明顯,所以石獅的造型輪廓不太明顯,只可見咧開方正的大嘴,身上也只殘留一些藍色,個子也很嬌小,約小腿高而已吧,尤其是在大榕樹相比較,更顯迷你.

位置:金沙鎮青嶼村20號右前方古厝地上

高度:48及56公分(參考資料:這裡這裡)

根據章魚哥的資料,這二尊風獅爺被歸為牆垣型,很小尊,不到小腿高,感覺真的年代久遠,輪廓己經非常模糊.
青嶼村是很傳統的金門聚落,所以照著門牌很難找到,因為20號竟然在27及28號宅旁邊,讓我繞了好久的路啊,不過,這也是逛聚落的趣味吧.
既然被定位為牆垣型風獅爺,它們原本應該是站在住宅的牆內吧(個人猜測),古宅被拆後就另放在現址,用水泥固定在兩側的牆角,繼續它們守護的角色.

青嶼是位在金門東半島北方的聚落,所以也很容易在舊宅牆上看到以前軍隊的標語遺跡.這是金門獨特的文化和風情,但多數都正隨著時間風化中.
右下圖的石敢當,位於青嶼61號的側牆.

章魚哥的資料上,青嶼還有一尊牆垣型風獅爺(位置:青嶼70號東南路邊鐵棚旁),但我一直沒有找到,沒有找到70號,也沒有找到風獅爺.

延伸資料閱讀:青嶼風獅爺,這篇文章下方的迴響,提到了為什麼我找不到第四尊牆垣型風獅爺了,而且啊,原來金山道殿旁的這尊村落型風獅爺,原本是守護一家的牆垣型風獅爺耶,難怪個頭小小的,這種身分的轉變也很特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