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20日 星期四

傳統美食~菜頭圓

昨天是農曆十二月十六日,一大早我就聽到有零星放鞭炮的聲音,是有在猜應該是有拜拜,但不知道為了什麼。答案中午揭曉了,梁姐說,當天要「敬樑」,她們家為了拜拜,做了傳統上冬天尤其是小除夕當天要吃的「菜頭圓」,唔哇,好吃啊,清甜爽口,形狀約像肉圓大小,但皮不像台灣的肉圓皮那麼有韌度,但仍然帶有口感;透明的皮雖然看得出原料有地瓜粉,但也不像勾芡那般軟而無勁,搭配排骨湯,嘖嘖,這一味真讓我驚豔。


先說說「敬樑」,過年前,要先向樑神祭拜過後,才可以開始拿竹竿清掃屋樑、屋頂的灰塵和蛛網哦,這麼傳統的習俗,大概只剩下金門才有了吧。傳統建築的「樑」非常重要的,蓋房子要挑黃道吉日才能「上樑」,是新建房子中最重要的一環,樑上會結綵、插一些喊不出名字的傳統玩意兒;平常室內裝潢,不管你釘牆還是刷油漆,「樑」是不可以動的。無怪乎要等要尾牙才能打掃「樑」。

金門的冬天地瓜和蘿蔔是重要的農產品,老祖宗們真正落實著吃當令食物的健康原則,「菜頭圓」是只有冬天才吃得到的哦。據梁姐說,「菜頭圓」是東半島部分村落才有的傳統食品。我有稍微抽樣調查,山后的村莊內,除了給我嚐鮮的梁家以此為傳統食物外,王家也是過年會特地做來吃,就好像我們在台灣吃年糕一樣,這裡除了年糕,還多了「菜頭圓」這項,但我向瓊林、水頭一帶的金門人問問,他們就沒有這個了哦。

「菜頭圓」的主要材料是蘿蔔和地瓜粉。前二天我己經看到有在曬地瓜粉的,本來以為,地瓜粉就是用來做蚵仔煎或料理時勾芡用,沒想到還能做出其他美味。



圖:這一小籃地瓜粉是要用很多地瓜,耗費好幾天才做得出哦。


據梁姐口授做法,先把蘿蔔磨成泥,擠掉水份後,摻雜地瓜粉揉合,地瓜粉的量是少許蘿蔔泥的哦,只是取其膠著的作用而己,然後按各家口味調味,可以放蔥、蒜、肉末甚至臘肉,然後揉成圓放進蒸籠蒸熟。吃法很多變,可以吃湯的,例如搭配排骨湯;可以吃乾的,像肉圓一樣直接沾醬料吃;還可以冷藏後,切成條,加些青菜一起炒來吃,變化很多的。

雖然做工有點繁複,但想想,利用冬天盛產的蘿蔔和地瓜,做好一堆「菜頭圓」,冷冷的漫長冬天有好吃的東西,大概就可以打敗冷空氣了吧。

2011年1月3日 星期一

冬天吃芋頭

冬天是芋頭的產季,既然來到金門過健康、有機的生活,當然要多吃當季當地的食物啊。而金門的芋頭很鬆、很香,當零食、當正餐都很好吃。

只要有心,就沒在怕的啦。我這個從台北來的、原本十指不沾陽春水的姑娘,為了餵飽自己,廚房內的活兒總要花點心思。再好的食材,總要不時變化點花樣,才能算不虧待自己啊。

所以囉,來說說我怎麼吃芋頭。

先說當零食吃。簡單地說就二個字:烤、炸。

烤,要用小芋頭,連皮直接放進烤土司的小烤箱內烤,吃的時候直接用手就可以把變成脆脆的皮剥掉,品嚐鬆、香的芋頭原味,這個方法簡單方便、百發百中。

炸芋頭,要趁熱吃,表皮酥脆,內在鬆軟,有點像炸薯條的口感,可以加椒鹽、梅子粉,當然也可以吃原味。做法也很簡單,芋頭切滾刀塊,放進熱油中炸至表皮變金黃色就好囉。

這個方法是山后邀月精品民宿的張姐教我的,一吃就上癮,一次可以炸很多,吃不完的就冰起來,煮料理時可以隨時拿來用。

而我個人最喜歡的芋頭料理,就是芋頭稀飯了。


先煮一鍋稀飯,在煮的同時就來備料吧。爆香紅蔥、蝦米,然後炒肉絲,加點鹽調味,如果喜歡「澎湃」一點,加點高麗菜絲、香菇絲也都可以。

稀飯快好前,加入事先炸好的芋頭塊。其實不炸也可以的,重點是若煮太久怕芋頭會散成糊狀,若有先炸過,表皮會有點脆脆的,也比較不會讓整鍋稀飯變得稠稠的;但如果控制好放芋頭的時間,其實也還好啦,像我家,因為不喜歡炸東西(會剩一堆回鍋油,難處理),都是直接放切塊的芋頭,一樣好吃。

等芋頭熟了,就好剛炒好的料加入稀飯中,攪拌均勻就好囉。

我的經驗是,芋頭稀飯放久了會把水吸乾,所以,煮時要多放點水。

最近的新菜色,是師法小金門名菜「芋戀肉」,加入冬季鮮甜的白菜~白菜豬肉燒芋頭。


芋頭切成適口的滾刀塊,可以先炸過或烤過;白菜洗淨切成相同大小的片狀;講究的,豬肉切成跟芋頭塊相同大小,隨便的,像我,肉絲或肉片也都OK。

起熱油鍋將豬肉及白菜炒到半熟,加點醬油水約淹過材料,放入芋頭,一同燒到湯汁略收乾就可以了。

這道菜材料和調味都非常簡單,但卻有好滋味。冬天的白菜非常鮮甜,雖然只有簡單的醬油水做調味,但煮好時,白菜的甜溶入湯汁裡,還帶點豬肉的油脂香,鹹鹹甜甜的醬汁拿來拌飯,超下飯的。

芋頭的外層被醬汁浸軟,軟綿夾帶有肉味的鹹香;內層則仍保有芋頭的鬆香原味,咀嚼起來很有層次,真的很好吃哦。

不過,顏色不太美,下次放同樣是冬天食材~蔥~一起燒,軟軟的蔥應該會很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