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29日 星期一
Vlog:來寒舍花進行一段小探險吧
寒舍花其實是在金門東北區岬角外的海中礁石,原來是有三片花瓣,後來因為岬角地勢險要,國軍在島上構築了碉堡,但不幸被對岸水鬼摸掉,當時國軍廢哨,便將碉堡炸毀,兩片花瓣因而散落,只剩下一片花瓣。
此處隔海對岸是泉州晉江市的圍頭,左方是東割灣,右方是后扁和許白灣。站在懸崖上的哨點向海邊望去,滾滾白浪,與敵人的距離卻若即若離,想像當初軍人們站哨時,心情應該就在海浪一樣波濤洶湧、驚心動魄吧。如今,碉堡廢棄,軍人遠離,斗轉星移,局勢不停變化,也許茫然會是最主要的曲調吧。
不管怎麼,來趟探索小旅行吧,在空曠無人的天地間,直面自己的內心和想法,也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從民宿到寒舍花,走路約20分鐘,騎摩托車不到5分鐘,很適合放空的地方。
2021年11月22日 星期一
Vlog:金門人日常~海邊尋寶(1)拾浮球
金門島四面環海,到海邊非常近且容易,因此海邊的活動非常多樣。由於金門靠近中國大陸的河口相當近,相對海象較平緩,因此,海漂垃圾非常多。
但海漂垃圾中也會有寶貝,只要用得到,就是好東西。
浮球就是有意思的東西,要怎麼應用,那可是創意大發揮。
山后海珠民宿位於金沙鎮山后村,走路可達的海邊就有四、五處,海岸形態多樣,有沙灘、岩岸、峭壁。 生態更因此而多樣豐富。
金門人在海邊有許多種活動,撿拾、採集、捕撈、垂釣。
遊客更可以在海邊找到許多樂趣。
2021年11月18日 星期四
隱身社區公園內的塔后風獅爺
2021年11月17日 星期三
2021年11月15日 星期一
分享~~關於那一道墻的故事... 黃明志金門觀光主題曲【牆外】Ft. 小花 @鬼才做音樂 2021 Ghosician
這是一首好聽的歌,而MV中的美麗風景,就是金門。
這是金門縣政府觀光局邀請藝人創作的觀光行銷歌曲,曲調一開始以三絃定調了金門的傳統氣息。
而每一格畫面,都盡力闡揚了金門的在地風貌。
它透過劇情畫面、甚至是小男孩送給小女孩的圖畫,金門的美景及特產,躍然紙上、躍出鏡頭。
畫面一開始,就是山后民俗村,劇情推展中,山后民俗村的聚落風情也不時出現,紅磚、石牆、花瓦,小小的細節,都化作美美的畫面。
MV中的金門美景,你都拜訪過了嗎?
金門邀請你再來回味、體會、愛上金門。
2021年11月14日 星期日
來金門海洋藝術季、拍美景、打卡,拿禮物抽大獎哦
大家都去 金色寧境 打卡了嗎?
今年海洋藝術季邀請10組來自金門在地、台灣、日本、墨西哥藝術家團隊,在金門特有的戰地遺址、歷史聚落、自然地景裡,譜出絕美地景藝術裝置。白天、夜晚各有不同的風貌,都值得賞玩品味。
金寧鄉公所再加碼舉辦拍照打卡拿禮物抽大獎活動,快跟著跟著金色寧境的旅遊地圖 12/12前,趕快來打卡,把美好回憶和足跡留在金寧,拿禮物抽大獎吧!
==========活動資訊==========
*活動名稱:2021金門海洋藝術季-出遊打卡趣
*活動期間:2021.11.1(一) ~ 12.12(日)
*活動方法:
️於海洋藝術季【十大地景藝術作品】拍照並打卡(所在地點)上傳至IG或FB。
*️公開分享活動貼文。(一定要設公開否則無法確認資格)
*️至兌換處出示各景點打卡認證照,即可獲得相對應獎品乙份
*完成5張景點合照⇾可兌換精美禮品
*完成所有10個景點合照⇾獲得抽獎券
*鄉長阿俊再加碼~完成所有景點打卡的前700名將加贈暖心的可愛動物小毛毯 (數量有限送完為止~)
*兌換時間:11/1每日早上9:00~17:00(休息時間中午12點~13:30不受理兌換)
*兌換地點:平日(週一至週五)於金寧鄉公所農觀課(2F) 兌換,假日(週六、日)於金寧鄉圖書館兌換。
*兌換提醒:需攜帶身分證明文件及臉書帳號認證完畢才可獲得相對應獎品乙份。
*抽獎獎品|
iPhone 13 (1名)、AirPods Pro (1名)、Nintendo Switch (1名)、Dyson 吹風機 (1名)、Dyson 吸塵器 (1名)、米家掃拖機器人 (1名)、SHARP 6L清淨除濕機 (1名)、家樂福500禮物卡 (30名)
*抽獎方式|於活動結束後會在 FB 公布幸運得主喔!
*注意事項*
1. 活動中獎人需同意姓名、電話號碼等個人資料之蒐集與使用。
2. 個人臉書,IG貼文須持續保存至抽獎公布後,於抽獎前刪除貼文者視同放棄抽獎資格。
3. 若經查明若未確實完成所有活動任務,主辦單位有權取消其抽獎與得獎資格,且不得異議。
4. 嚴禁同時以多個帳號參加活動,若遭檢舉或主辦單位發現,將撤銷其得獎資格,如有不實或不正當之參與行為,主辦單位有權直接取消其得獎資格。 5. 以上活動內容,金寧鄉公所保有最終解釋權及更改之權益。
2021年11月13日 星期六
概說~金門.海洋印象
金門的沙灘,很美~
金門的沙很細,很綿密,除了美麗之外,海岸也很有特色,犮其是反登陸的軌條砦排列在金門的海灘上面,十分的壯觀。
說到金門的海邊,出門前最好先看好潮汐的資料,金門的海岸潮差大,在漲退潮之間,很容易就遇到意外的收穫。
例如,站在沙灘上,可以聽海的聲音,有時候,可以蹲下來仔細觀察當地的活化石「鱟」。會在潮間帶活動的鱟齡都差小,所以很小隻,需要非常仔細才看得到他們蹤影。
如果到了金門西岸,在海邊可以看著慈堤的落日以及即將完成的金門大橋;在金城建功嶼可以看潮汐登島,觀察當時金門離島上面的軍事設施。
金門的海中也可以看到養蚵的蚵田,在潮間帶養的蚵雖然沒有台灣棚架式養殖的大,但是風味充足。

除了金門本島的海岸,小金門的西南角南山頭也有玄武岩海岸;走在南山頭的海岸步道,可以看到遠方的沙灘之外,也可以看到類似於台灣北海岸的岩岸地形。尤其特別的是玄武岩的海岸,玄武岩內的鐵質經過風化,讓當地也有磚紅色的懸崖。
在海邊也可以看到「貓公石」,這也是小金門獨有的鐵質岩石,因為鐵離子不容易溶解,所以就留在了小金門的海岸上。會叫做貓公,因為在閩南語有坑坑巴巴的意思,所以就有「貓公石」的稱呼。
想要了解小金門的海岸特殊性,在九宮坑道有一系列的展覽在講解。
來到了金門,可以好好的欣賞當地的海灣哦。
除了看當年戰地的軌條砦之外,可以體驗與台灣不同的沙灘,更可以在大小金門欣賞不同類型的海岸。
![]() |
想要看海上日出、海上落日,金門都有 |
![]() |
軌條磛、蚵條、步道、小島、人,應有盡有 |
例如,站在沙灘上,可以聽海的聲音,有時候,可以蹲下來仔細觀察當地的活化石「鱟」。會在潮間帶活動的鱟齡都差小,所以很小隻,需要非常仔細才看得到他們蹤影。
如果到了金門西岸,在海邊可以看著慈堤的落日以及即將完成的金門大橋;在金城建功嶼可以看潮汐登島,觀察當時金門離島上面的軍事設施。
金門的海中也可以看到養蚵的蚵田,在潮間帶養的蚵雖然沒有台灣棚架式養殖的大,但是風味充足。

除了金門本島的海岸,小金門的西南角南山頭也有玄武岩海岸;走在南山頭的海岸步道,可以看到遠方的沙灘之外,也可以看到類似於台灣北海岸的岩岸地形。尤其特別的是玄武岩的海岸,玄武岩內的鐵質經過風化,讓當地也有磚紅色的懸崖。
在海邊也可以看到「貓公石」,這也是小金門獨有的鐵質岩石,因為鐵離子不容易溶解,所以就留在了小金門的海岸上。會叫做貓公,因為在閩南語有坑坑巴巴的意思,所以就有「貓公石」的稱呼。
![]() |
有夠"貓"的"空(孔)" |
來到了金門,可以好好的欣賞當地的海灣哦。
除了看當年戰地的軌條砦之外,可以體驗與台灣不同的沙灘,更可以在大小金門欣賞不同類型的海岸。
2021年11月11日 星期四
概說~金門.戰地印象
提到金門,第一印象是什麼?應該會聯想到戰地相關的內容吧!
國民政府從中國大陸撤退到台灣之後,金門成為守護中華民國的第一道防線,作為第一防線,自然會有許多的軍事設施。
至今,戰地政務解決,兩岸關係事隨時變,部分的軍事設施已經撤除,但是在金門仍然保留著許多的痕跡。
像是金門重要道路的交會處有許多的圓環,其實,它們的真正身分是反空降的堡壘;在部分特色民宿或是賣店裡面出現的地雷警告標誌,也是當時戰時的一種記憶。
有些軍事設施雖然保留著,但是卸下原本的任務,轉向成為觀光用途。
金門的海岸邊有軌條砦,原本是反登陸的裝置,如今大多已經鏽蝕,但成為重要的海岸記號。
獅山砲陣地、翟山坑道、特約茶室、金城民防坑道等現今的觀光地點,都保留了當時的軍事用途、重現了當時的軍事生活。
金門所經歷的各種戰役,也有建立戰史館、博物館,娓娓述說著當時的戰況、社會背景及人民生活。
有些人說,金門牆壁上的彈孔、各種的軍事設施都是傷心的過往。
但若不是有這一些記號,哪會有反戰的省思?如何懂得和平的珍貴?
或許金門的戰地印象,一方面是要紀念這一些烈士,二方面也是要提醒我們戰爭的殘酷吧。
![]() |
這句話多久沒有大聲說出來了? |
國民政府從中國大陸撤退到台灣之後,金門成為守護中華民國的第一道防線,作為第一防線,自然會有許多的軍事設施。
至今,戰地政務解決,兩岸關係事隨時變,部分的軍事設施已經撤除,但是在金門仍然保留著許多的痕跡。
![]() |
獅山砲陣地外展示的火器,曾經的戰爭兵器,如今只能靜靜等待遊客目光停佇。 |
像是金門重要道路的交會處有許多的圓環,其實,它們的真正身分是反空降的堡壘;在部分特色民宿或是賣店裡面出現的地雷警告標誌,也是當時戰時的一種記憶。
有些軍事設施雖然保留著,但是卸下原本的任務,轉向成為觀光用途。
金門的海岸邊有軌條砦,原本是反登陸的裝置,如今大多已經鏽蝕,但成為重要的海岸記號。
獅山砲陣地、翟山坑道、特約茶室、金城民防坑道等現今的觀光地點,都保留了當時的軍事用途、重現了當時的軍事生活。
![]() |
翟山坑道的水,緩緩流倘 |
![]() |
九宮坑道的內部壯闊,需要親臨體會 |
有些人說,金門牆壁上的彈孔、各種的軍事設施都是傷心的過往。
但若不是有這一些記號,哪會有反戰的省思?如何懂得和平的珍貴?
或許金門的戰地印象,一方面是要紀念這一些烈士,二方面也是要提醒我們戰爭的殘酷吧。
2021年11月7日 星期日
立冬補冬,補嘴空-麻油雞
時序又來到立冬了,冬天的節氣,好像跟吃特別有關係。嗯,也不對,好像任何節氣、任何節日都跟吃有關係。
吃是重點,節氣只是找個理由。👌
冬天,就想到冷,想到冷,就想到薑,想到薑,就想到麻油雞。
不管,我就是想到麻油雞,好吃、好補、好溫暖。
幾片薑、一勺黑麻油、二瓶米酒、二隻雞腿,電鍋就可以完成的美味。
喔,對了,還有一束自帶鹹味的麵線,才能成就一碗令人滿足的美食。
麵線為什麼要有鹹味,因為我的母親大人強調,麻油雞是不能放鹽的。為什麼不能放鹽?因為會難吃。
吃是重點,節氣只是找個理由。👌
冬天,就想到冷,想到冷,就想到薑,想到薑,就想到麻油雞。
不管,我就是想到麻油雞,好吃、好補、好溫暖。
幾片薑、一勺黑麻油、二瓶米酒、二隻雞腿,電鍋就可以完成的美味。
喔,對了,還有一束自帶鹹味的麵線,才能成就一碗令人滿足的美食。
麵線為什麼要有鹹味,因為我的母親大人強調,麻油雞是不能放鹽的。為什麼不能放鹽?因為會難吃。
2021年11月5日 星期五
走出雷區的歐厝風獅爺
歐厝風獅爺是全金門距離村落最遠的風獅爺,由於軍管時期長時間處於「雷區」當中,所以聚落已無祭祀活動。但自2006年完成排雷,以及尋訪風獅爺成為旅遊金門的一個項目之後,拜訪敬拜的機會增加。
近幾年,林務所努力在金門的海岸種植防風林,而歐厝村因為距離水源遠、海風及日照強,造林工作相形困難,為了完成植樹的工作,也許在工作人員心目中,歐厝風獅爺等靠海邊的風獅爺們大概也接受了不一樣的請託任務。
歐厝石雕風獅爺是「身世」相當清楚的風獅爺,這得歸功於《金門歐陽氏族譜》對石獅爺巨細靡遺的載記,從誕生時間、坐落位置、獅身高度,乃至維護的準則,都有詳細的紀錄:「吾村有石獅爺(亦稱風獅爺),居村東海沙,睏狗山之南,去排仔垵僅百餘公尺,背西東向,高約二公尺,雄姿英發,手持綉球而眺望,以工巧,故栩栩如生,乃清道光年間所建,為鎮風神物。昔村東臨海,地勢低,海風直逼,沙礫常沒農田,先人乃建石獅以制之,嘗規定男丁喜獲麟兒,須挑蚵殼三擔堆積其旁,以增制風功能。而今金門遍地造林,綠蔭遮蔽,風殺已不能為患,然風獅爺依然屹立於斯,若有不願去其職守者。」 的確是不可多得的文獻資料。
身高約150公分的石雕風獅爺,軍管時期被困在雷區當中,當時想要親近祂,還真是無法「越雷池一步」。走過烽火歲月,經歷過大小戰役洗禮的風獅爺,佩帶胸前示警用的鈴鐺仍在,左手臂嚴重受損,右手仍緊握彩球,自清道光年間(西元1821-1850年間)供奉以來,一直都默默顧守著村境,從無怨言,更不會罷工。
近幾年,林務所努力在金門的海岸種植防風林,而歐厝村因為距離水源遠、海風及日照強,造林工作相形困難,為了完成植樹的工作,也許在工作人員心目中,歐厝風獅爺等靠海邊的風獅爺們大概也接受了不一樣的請託任務。
![]() |
自清道光以來依然盡忠職守的歐厝風獅爺 |
歐厝石雕風獅爺是「身世」相當清楚的風獅爺,這得歸功於《金門歐陽氏族譜》對石獅爺巨細靡遺的載記,從誕生時間、坐落位置、獅身高度,乃至維護的準則,都有詳細的紀錄:「吾村有石獅爺(亦稱風獅爺),居村東海沙,睏狗山之南,去排仔垵僅百餘公尺,背西東向,高約二公尺,雄姿英發,手持綉球而眺望,以工巧,故栩栩如生,乃清道光年間所建,為鎮風神物。昔村東臨海,地勢低,海風直逼,沙礫常沒農田,先人乃建石獅以制之,嘗規定男丁喜獲麟兒,須挑蚵殼三擔堆積其旁,以增制風功能。而今金門遍地造林,綠蔭遮蔽,風殺已不能為患,然風獅爺依然屹立於斯,若有不願去其職守者。」 的確是不可多得的文獻資料。
身高約150公分的石雕風獅爺,軍管時期被困在雷區當中,當時想要親近祂,還真是無法「越雷池一步」。走過烽火歲月,經歷過大小戰役洗禮的風獅爺,佩帶胸前示警用的鈴鐺仍在,左手臂嚴重受損,右手仍緊握彩球,自清道光年間(西元1821-1850年間)供奉以來,一直都默默顧守著村境,從無怨言,更不會罷工。
舞王風獅爺-經典45度傾斜-湖前風獅爺
看到「湖前風獅爺」的第一眼,就會想到流行音樂之王麥可傑克森,他的經典舞步之一「45度傾斜」。
沒辦法,麥可是流行樂的神,風獅爺也是神,它們有相關聯,似乎也沒有不合理。

根據:金門風獅爺調查實錄 (出版:金門縣文化局)記載~
金門地區八十幾尊村落型風獅爺當中,湖前村的石雕風獅爺不論是雕工,或是神情都有獨到之處,坐東向西,獅身高116公分,寬度和深度各為50公分,呈四十五度仰角的立體造型,是為了和前方古墓相抗衡而設的;因任務特殊,故有此隨時備戰的姿勢。
神情嚴肅的石獅爺,唇邊留著落腮鬍,如孔武有力的巨人般,張開一雙大大的眼睛,直視馬路對面的古墳,一點都不敢鬆懈的嚴肅神情,令人不禁要對祂肅然起敬;放眼全金門的風獅爺,唯一與祂同質性,又可相互媲美的,就屬金沙呂厝村的石雕風獅爺。
沒辦法,麥可是流行樂的神,風獅爺也是神,它們有相關聯,似乎也沒有不合理。

根據:金門風獅爺調查實錄 (出版:金門縣文化局)記載~
金門地區八十幾尊村落型風獅爺當中,湖前村的石雕風獅爺不論是雕工,或是神情都有獨到之處,坐東向西,獅身高116公分,寬度和深度各為50公分,呈四十五度仰角的立體造型,是為了和前方古墓相抗衡而設的;因任務特殊,故有此隨時備戰的姿勢。
神情嚴肅的石獅爺,唇邊留著落腮鬍,如孔武有力的巨人般,張開一雙大大的眼睛,直視馬路對面的古墳,一點都不敢鬆懈的嚴肅神情,令人不禁要對祂肅然起敬;放眼全金門的風獅爺,唯一與祂同質性,又可相互媲美的,就屬金沙呂厝村的石雕風獅爺。
![]() |
落腮鬍很明顯/湖前風獅爺 |
![]() |
昂首上看的神情就是很高傲/湖前風獅爺 |
![]() |
45度傾斜的經典舞步/湖前風獅爺 |
2021年11月4日 星期四
山外風獅爺2尊:鎮風、鎮山、鎮車關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