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19日 星期一

風獅爺~塘頭,加映~金蓮寺


位置:金沙鎮塘頭

這尊風獅爺的表情非常老成持重,下彎的嘴角,睜大圓圓的眼睛,長長的鬍子,就好像一個嚴肅的老人家一樣。

而我覺得比較特殊的是石材的形狀,它有點偏三角柱體,尖尖的稜角剛好位在鼻子和嘴巴的地方,所以臉形顯得非常立體。

但是,它有畫眼影哦。雖然我這個形容很不莊重,但現場看這尊風獅爺時,真的會有敬重的感覺耶。

另外,我很想介紹一下塘頭風獅爺旁邊的金蓮寺。

金蓮寺非常古樸,很像是村落內的一間地方小寺廟,外觀的裝飾都因久遠而剝落不清,但可以看出有歷史年代的美感, 沒有現代的整修,但反而更耐看。

內部的兩個牆面也很有意思,通常都是彩繪或陶燒的畫,但不知道是經費不足尚未到位還是怎麼地,是黑白畫成的神話和歷史故事,畫上不但有點出故事主題的文字,還有某地 某某人謝(應該是捐款認養之意)的字樣。

一面是西遊記的故事。

另一面是薛丁山和樊梨花的故事。

我覺得參觀一下金蓮寺,也是很有意思的。




延伸資料閱讀:塘頭風獅爺

2010年7月13日 星期二

午後


夏日,萬里無雲的晴空雖然美麗,但高溫總讓人懶懶地不想動。

明晃晃的日頭下,連最勤勞的觀光客都不知躲到哪兒去了。

電風扇持續的機械風,吹久了很煩燥,讓人昏昏欲睡;而冷氣房內既費電,更讓體溫無法自然調節;坐在廊下最好了。

過了午後三點,陽光已將移開了深井,坐在竹椅上看書,自然的風輕輕地、陣陣地吹拂過來,感覺竟比吹電風扇還更舒服,偶而低頭看書、偶而抬眼看天際飛過的燕子,無聲的蝴蝶翩翩地的掠過,寧靜,是現在的心情。

2010年7月9日 星期五

透明翅膀的小蛾


夏天,就是熱,這隻約略指甲片大小的迷你蛾,太概也熱昏了,任我在牠四周努力想把牠拍清楚,對我的騷擾不動如山。

牠的翅膀是透明的哦,雖然顏色不如早上看到另一種清綠色的那麼漂亮,但花紋挺別緻的。

2010年7月7日 星期三

金門牛吃薯條

山外車輪餅的老闆娘說,因為地瓜的產季已過,現在的地瓜做成餡不好吃,所以,她直接停賣了這個口味的車輪餅。

好像是,最近的確在市場上比較少看到賣新鮮地瓜了。沒關係,吃當季的食材是種時尚,既然非產季,即使是健康食品,不吃也理所當然。

我沒想到的是,竟然在金門這座島嶼上,第一次看到只有從小說或戲劇中提過的「地瓜簽」。
圖:滿地的薯條哦,空氣中充滿了地瓜香耶,聞到了嗎?

「地瓜簽」這個從前象徵窮苦、糧食不足的年代才有的「食品」,七年級生以後甚至六年級生的年輕人,可能只有從文字中看過,現實中沒吃過甚至沒看過,我幾乎要以為是絕跡「夢幻的食品」,我在金門第一次見識到了。

友人說,自家種的地瓜吃不完,為了能存放久一點,就會剉簽曬成乾。先削了皮的再曬乾的地瓜簽是人吃的;沒削皮直接刨成簽曬乾的,就是餵給牛吃的零食了。

聽這二位接近九十歲的阿媽阿公說,地瓜是自己種的,有白肉也有紅肉,種太多吃不完,擺久了又怕爛,所以要刨成簽曬乾,太陽夠大夠乾燥,曬幾個小時就可以了,然後就可以存放著慢慢餵給牛吃。

金門的牛真是挺有口福的,吃酒糟、吃牧草,還有薯條可以當零食,而且連皮吃更有健康概念勒。難怪這幾年金門牛的牛肉麵、牛肉乾成為金門新美食。

圖:阿媽赤腳做事哦,都不怕地板燙,真是厲害。

中午時,朋友好心讓我體驗地瓜簽稀飯,地瓜簽的初體驗。結論是,要吃地瓜稀飯,不要吃地瓜簽稀飯。

後記:回家跟媽咪分享新鮮經驗,媽說,在台灣南部,以前曬地瓜簽是餵給豬吃。原來金門台灣還是大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