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28日 星期二

在金門的第一個冬至

冬至,在曆法上,指白畫最短的一天,這一天對北半球而言,太陽漸漸往北移動囉,白天會越來越長。以往,這不過就是一個節氣,在台北時,白天仍然要上班,媽媽早上會拜個神明,但通常我看不到。(廢話,因為我在上班啊。)重頭戲是晚上,回到家有熱呼呼、以油蔥和茼萵做湯料、包肉餡的鹹湯圓吃,軟軟黏黏的大湯圓,鮮甜的茼萵,整個忘了冬天的低溫度。

在金門度過的第一個冬至,初初見識到金門的尊重傳統。一大早七點多吧,就已經可以聽到拜完神明後放鞭炮的聲音。

冬至要拜拜,蓋無疑義。但是,金門人要拜兩輪。先向神明拜甜湯圓,再向祖先拜飯菜糕點。拜兩輪,但不是兩次,每一輪要先到公媽廳來拜,拜完後再回到自家的神案前拜,除了自家的牌位,有時宗親托管的啦還是其它房之類的,往往要拜到三、四家,然後快中午時,第二輪拜祖先時,再來一次。

在此同時,宗祠也有拜拜,每年由輪到的一戶準備祭品拜拜,然後「辦桌」,稱做「呷頭」。每一家只有成年男子才可以到宗祠「呷頭」,女人小娃兒就在自己家消化那一堆為了拜拜所準備的料理。


後面的伯母平常初一、十五到民宿來拜拜時都很客氣,會等到我開門,確定我沒事才進來拜。不過,冬至這天真的太忙太重要,她前一天就先確認我在家,冬至當天不到八點,她就直接來敲門了。先向神明拜甜湯圓。







冬至這天真的忙得很熱鬧,每一家都會挽著像下圖那樣的竹編籃子,到處走來走去。以我民宿後面的伯母來說,包括她自己家和我的民宿,她們要拜四處地方,也就是甜湯圓啦、菜啦都要準備四份,而這些都要在上午之內,在宗祠「呷頭」前要做完,所以,全家總動員,兒子媳婦分工合作。想想,搬貢桌、擺碗筷、擺祭品、燒香拜拜、燒金紙、收拾,這些動作要重覆做到八次,想得我都累了。




左圖:這是在我民宿內拜祖先的飯菜和糕點。冬至是金門四大重要傳統拜拜的大日子,當然要拜得很豐盛。但這些料理要準備四份耶,伯母家也才四個大人,這些東西怎麼吃啊?伯母的兒子說,有些料理,像春捲(金門人稱「擦餅」),會打包宅配到台北分給沒有回來的親人吃。這對我來說真是太稀奇了,宅配拜拜料理耶。


這是在公媽廳(現在是海珠堂)拜拜的景象。這裡是好幾家人的集合,每家準備的東西都不太一樣,有魚、有肉、有菜、有糕點水果、也有麵包,不知道他們有沒有事先商量過,竟然鮮有重覆,想必祖先們也會很高興吧,豐盛的一餐。



我想特別介紹這種糕點。它像白色的發粿,金門人稱做「膨粿」。有大有小,小的就像我在台北看過的黃色發粿;約一個飯碗大小,中型的有碗公大小;聽說有時候大型祭典時,還有會像蒸籠一樣大的。除了麵粉、糖,金門人的「膨粿」中還加了地瓜,這可是正統金門風味呢。

快午時了(近十一點了),宗祠的鐘聲響起,各家的成年男子開始往宗祠聚集,準備拜拜,也準備「呷頭」。宗祠拜拜的貢品有特別裝飾過哦。「呷頭」就是宗親之間的聚餐,聯絡彼此的感情。



我愛吃甜,當然要特別介紹一下甜湯圓。除了常見紅、白兩色的湯圓(左),比較注重養身的,像梁媽媽,不想使用紅色的食用色素,那就加地瓜吧,做成帶點黃色的湯圓,加上補血的紅棗,同樣吉利喜氣(中);湶民水果餐的老板娘也發揮創意,用火龍果的天然顏色來替糯米增豔(右),生湯圓時是明豔的紫色,煮好後變成紫紅色,還有火龍果的黑籽籽哦。看了這麼多種湯圓,是不是都想吃吃看啊。

同場加映:
湶民水果餐家的小女兒,才國小就有了乃母之風,晚上聯誼她為我們這些大人們做了手工餅乾,從材料準備、揉麵團、成型到進烤箱,全部一人負責搞定,餅乾花樣繁多,這片幸運草可是她優待給我的哦,感謝啦。


冬至整天吃吃喝喝的下場,就是第二天「顳顎關節炎」,嘴巴張不開,也不能咬東西,這算不算樂極生悲啊。

2010年12月26日 星期日

冬天吃青江菜飯,料多味美真幸福

一個人要煮飯很麻煩,只有一個菜式感覺很單調,若做二、三樣又怕吃不完,每樣份量都少少的,卻要花時間去做,所以啊,最常吃的是麵。不論乾麵、湯麵,半小時內,準備材料到吃完,一次OK。

但吃久了總會膩,加上看著鄰居送的青江菜和菠菜都冰了好多天,都快要變黃縮水了還沒吃完,乾脆混在一起煮成菜飯。


右圖:第一天晚上煮得像較乾的稀飯的菜飯。

利用中午吃餛飩剩下的湯料,翻一翻冰箱,放幾片五花肉、切顆蕃茄,吃剩的二三條醬瓜也丟進去,再加上青江菜的梗切小塊,先放進去和稀飯一起煮,等飯軟了,湯汁也收了一些,再把青江菜葉及菠菜放進去煮一下就好了。餛飩湯本來就有鮮鹹味了,湯汁還再帶點蕃茄的酸味,冬天的青江菜起甜的,菜的甜味也一起在米中,熱呼呼的,吃起來就感覺好幸福。

自滿地放在facebook上,引來朋友談起正宗青江菜飯的美味記憶。其實我沒吃過上海本幫清江菜飯,到底是什麼做法?什麼口味?根本不清楚。只依稀記得當初想考中餐丙級證照時,曾學過青江菜搓點鹽炒飯,鮮綠又好吃。想想,做菜法則應該不至於差太多,萬變不離其宗嘛,應該不至於太難。

上孤狗蒐尋一下有沒有食譜,果然,食物是自由心證,蒸的、煮的、炒的,都有人嚐試,也都自稱青江菜飯。既然都有青江菜,沒有離題,誰能說有錯呢。

再接再厲再試一下,挑了一個我認為簡單的方法,再挑戰一次青江菜飯。


左圖:這是今晚的成品。

這次用電鍋蒸。

先熱鍋爆香少許紅蔥頭末和蒜末,二片五花肉切小片,加點三色蔬菜,加一小匙鹽;最重要的,青江菜的白色梗部分,一樣也切粒狀一起炒。青江菜的甜味要煮進米飯裡,可絕對不能少了主角啊。

將炒好的料加入洗好的米,一起放進電鍋蒸。我還另外放了一條黑橋牌原味香腸一起蒸。等電鍋開關跳起來後,把香腸取出來切成小粒,再加入切成小片的青江菜葉,拌進飯中再蒸一次,就好囉。

果然香味四溢,好吃啊。不過,也許也是因為我餓了,讓我對自己的作品真是滿意。但是呢,做人要精益求精的,吃飽後檢討一下,我是認為飯可以再乾一點,因為有加入炒過的料,有油也有水份,水份可能要比平常煮飯的份量再少一點。

以下檢附facebook上江蘇籍朋友的發聲:青江菜飯得先把青江菜和排骨肉或者其他肉一起過油略炒至半熟,加水,比煮飯的水略多,滾後,加入已經泡過半小時的米下去拌炒,炒到水差不多都吸進去,就起鍋,再放進電鍋裡蒸,跳起來就可以吃了。

下次等鄰居再給我青江菜時,再來試試這種做法。

2010年12月21日 星期二

冬季的美景~西山前油菜花原野


昨天拍的,西山前的油菜花原野。

試著連拍數張接在一起,但我不太會使用繪圖軟體,無法將顏色調整地更細膩,所以有很明顯的突兀感。

但這壯觀景像是真實的哦,可惜我無法更精準地呈現現場的樣貌。真正站在現場看,更漂亮。

多看幾張照片吧
整條路都是黃澄澄的哦。






除了黃澄澄的油菜花,還有彩色的波斯菊花海。
單一的花海是美,油菜花和波斯菊混合在一起,另一種美。

百日草。看到漂亮的景觀,心情好極了。

吉祥小兔圖集-99年12月

2010.12.07 我家小兔吃食很簡單~飼料,偶而給她吃些菜葉,會吃,但感覺不是很愛,一聞到飼料味就急得什麼似的,一點都不像她台北的姐姐那麼挑食,但是飼料"貴桑桑"啊,也不會替我省點錢,虧我給她吃的還是有機菜呢,真不識貨。 偶而給她"放個封",希望她當個自動除草機,可惜的是,她除了啃雜草外,還連帶把我的羅勒和一些花一起啃得亂七八糟的。 雖不愛吃菜葉,她對羅勒倒是很愛,不論如何喝斥,堅持吃完,真可惡。 左圖:還不錯,這張吃的是酢醬草,算是不負除草機使命。只不過,酢醬草的花其實也挺漂亮的耶。(真矛盾) 2010.12.21 冬至前一天,天氣真是好,日頭暖洋洋的,找小兔一起到咖啡館陪我,她開心地跑跑跳跳一陣後,就找了個有遮蔽又暖和的角落睡午覺去了。眼睛瞇瞇的,好像很舒服耶。哼,我都沒那個好福氣可以睡午覺,她還真享福勒。

2010年12月10日 星期五

幸福甜點~紅豆地瓜湯


金門的冬天是「頂港有名聲、下港尚出名」的冷,不見得低溫,但迎接冷空氣的海風是無處不在的。

說實在的,今年還沒開始真正冷呢!不是我這個新金門人充內行,鄰居們也說還不到冷的時候。不過,今天真的是最近以來最冷的一天了。一大早就沒有太陽,還飄了一點小雨,風雖不大,但溫度一直無法提升。

天氣冷就要吃熱的,尤其是甜的,感覺熱量就會很快從身體由生出來。本想烤個蛋糕,但天冷人就懶,那些麵粉、糖、奶油之類的,想到事後清洗就更冷了。來點簡單的吧。女性朋友的良伴,紅豆湯。

現在的紅豆品質都很好,OPEN將家買一小袋紅豆,輕輕沖洗一下,喜歡喝湯,水放很多,豆豆放少少,也不必泡,直接放進電鍋蒸二次,最後再加糖就好了。
掀開鍋蓋,撲鼻而來的甜香,聞著就溫暖了起來。煮出來的紅豆粒粒分明,鬆軟而不爛,有微微口感,但在口腔中不必努力咀嚼就能順順地滑進胃裡。

喝了一碗,覺得單調了點,切個黃肉地瓜進去吧。簡單的切塊,放進紅豆湯中再蒸一次,地瓜的甜味綿蜜,紅豆的甜味香濃,兩種層次果然要按個讚。

簡單卻好吃,簡單,就在寒風中感到幸福了。

2010年10月9日 星期六

當令食材~享受在金門的第一隻章魚

*切工很爛、拍照技術差,但吃起其實很美味的冰涼醬章魚。


話說,前二天我才發現原來最近海邊有很多章魚,今天就吃到囉。

山后邀月民宿的張姐給了我一隻她己經料理好的章魚。上面土黃色的醬,是章魚的膏,切成小塊,沾芥茉椒鹽(張姐送章魚來時同時附贈,感恩啊。),冰冰涼涼,海味十足又開胃。尤其是脆脆的腳,讓我有股衝動想去買罐啤酒。

不但有的吃,還有備份。

山后高梁紅民宿的梁姐,也給我了一隻新鮮章魚,存心考驗我的烹調技巧吧。不過,不怕,梁姐也提供了她的吃法。就把章魚汆燙一下,切片沾醬吃就可以。目前保存在我的冰箱裡,這兩隻章魚夠我吃一個星期囉。

在寫文章的同時,其實在心頭湧上的真正感想是,除了食物新鮮美味,朋友的關心和照顧,更是料理的無上調味啊。

2010年10月7日 星期四

季節風景~曬章魚乾(石具)

*懸掛著等著被曬乾的章魚哥


大海真的是個大冰箱,各種新鮮食材,只要用心,就能品嚐到。

最近這幾天是接近清晨時退潮,為了抓章魚,鄰居們可是早早就起床,秋天日出晚,就這樣濛濛地就跑到海邊去為一家的生計加菜。

聽說今年的章魚數量比往年多,每天都有不錯的收穫。鄰居說雖然他們有使用籠子,但數量多到在水際用手撿就可以了。

新鮮章魚固然好吃,但多出來的就要好好保存留待以後慢慢享用,所以啦,要曬成乾。

就這樣,海棉寶寶的好朋友就被吊起來囉。


2010年9月20日 星期一

村莊辦喜事

凡那比颱風登陸台灣的十九日一早,金門還是無風無雨的涼爽天氣,山后民俗文化村早上隱隱有股興奮的氣氛。原來是隔壁阿婆娶外孫媳婦,新人、親家及親友回到宗祠及外婆家拜拜祭祖。

金門人很重視倫理和傳統,雖然是外孫,但宗祠仍然打開了大門待著新人前來,村莊內一些婆婆媽媽們頭上別了紅花一起沾喜氣。

先傳到的是喇叭、鼓等樂器聲,穿著萬安堂字樣的小型樂隊領先,二個手提紅燈籠的小朋友在後,緊接著隨著點炮的人丟出的炮仗聲中新人及親友團現身了。

今天主要的目的是祭祖,但在宗祠前卻擺著兩張椅條,聽說金門的傳統習俗是新郎要抱起新娘跨過椅條才能進入宗祠祭祖。可惜我要顧著咖啡店,沒有親眼看到,聽說這次還架了二張椅條呢,啊,一定很有趣吧。以

樂隊吹著很傳統的夜來香等樂曲,觀光客幸逢盛會也很捧場,跟著夾道拍手,還隨著音樂跳起舞來,氣氛真的很快樂。

宗祠祭拜之後,還前往海珠堂祭拜(裡面也有放祖先牌位),然後才回到外婆家祭拜。好在颱風前夕,沒有炎炎的日頭再加上涼涼的陣風,大家看起來都很開心,如果像前幾天那麼熱,穿著白紗和西裝的新人大概就笑不了那麼開心了吧。

最後還在海珠堂前合影留念哦。然後,村莊內的親友就一起搭遊覽車去吃喜酒了啊。

2010年9月14日 星期二

迎賓禮~冷製法手工皂

這是民宿主人對客人、對環境、對生活的真心誠意

來到山后海珠民宿的客人,每位都可獲得一塊由民宿主人親手完成的冷製法手工皂。選用優質植物油,耗時耗力完成。每塊配方及製作流程,都包含了民宿主人的真心誠意。

手工皂不添加界面活性劑等化學成份,所有製作原料在使用過後都會在大自然中分解,不會對環境造成負擔;富含天然甘油,對待皮膚更溫和。

每次送的手工皂都會不同哦,因為民宿主人不喜歡一成不變,所以每一次製作的配方會調整,運用不同的油品,或者添加民宿庭園中現有的香草(迷迭香、到手香、香茅等),而且每一次製作的數量都不多,因此,即使您重覆來民宿居住,都會有不同的驚喜哦。

希望我們的客人,在享受金門清新的空氣和美麗的生態之餘,也從生活中做一些小小的努力,對環境更友善,就是善待自己。

2010年9月10日 星期五

風獅爺~沙美,沙尾西甲石獅爺


一般的風獅爺好像都沒有名字,多以所在的村莊地名為名,若同一個村莊有一個以上的風獅爺,稱呼起來就挺麻煩的,往往還要形容是位在村莊哪一處的哪一尊風獅爺。是說,越麻煩的孩子越得人疼(亂用俗語:D),這樣聊起來比較有話題也比較有趣吧。
不過沙美的這尊風獅爺可是有其正式名稱的,堂堂正正地刻在下方哦。



「沙尾西甲石獅爺」位在往沙美的環島北路路旁,就在萬安堂的石牌後方,若從西邊來,視線就會被石牌擋住而漏看到它,相反的,若從東邊來,卻因它的個頭小而且有個小小的高台,我竟然一直沒有注意到它。

雖然這尊石獅爺個頭不大,但姿態威風凜凜哦。微偏著頭,頭形仿佛戴著戰盔,腳上還有火的形狀,似乎在告訴我們,它可是跑得非常快哦。

著色很樸實,全尊是石頭原色,只有嘴裡、頭上的王字和眼睛用金漆表現,再來就是紅色的火紋了。

對了,它還拿著印令和寶劍哦。

香甜的芭樂乾

穿透春天的薄霧,在綠色枝條間閃耀的是紫紅寶石桑椹,而夏天蒸騰的空氣中瀰漫著的,是濃郁甜甜的芭樂香。

鄰居大哥說,農曆七月至八月,金門的紅心芭樂盛產,正是曬芭樂乾的時間,他每年這段時間每天去採芭樂、切芭樂、曬芭樂,一個多月的數量接近千斤。曬好的芭樂乾,一斤可以賣到二百元,煮茶或泡來喝,聽說茶湯顏色像酸梅湯一樣帶紅色,滋味也是酸酸甜甜的。號稱可以降膽固醇、治糖尿病。(民間說法,本人不負責療效。)



這種個頭小小的紅心芭樂,大哥說是金門的土生芭樂,在他小時候,金門的路邊就都是這種紅心芭樂。綠色的外皮,生吃帶點微微的澀味,但果心挺甜的;正在曝曬中的芭樂,陽光濃縮了香甜滋味,只是經過旁邊,就可以聞到濃郁的芭樂香。

春天的桑椹季,全家大小出動邊摘邊吃,多了煮成桑椹汁及果醬;而曬芭樂乾要一一切薄片、每幾小時均勻翻面以期曬透、每批要曬個七八天才夠乾,太辛苦了,所以,只有要做生意的人才會願意如此功夫吧。

2010年8月29日 星期日

分享民宿客人george的照片

依接到訂房的時間來說,gorge&MEIK是我接到的第一組長住的客人,george長年在國外工作,為了好好跟小朋友相處維繫感情,父子二人一起來金門玩了二星期。

一開始我也有點擔心,二個星期和陌生人相處,如果合不來怎麼辦?好佳在,george是個開朗、隨和的帥爸爸,MEIK是個很可愛的小朋友,GEORGE還有好手藝,我有幸吃了幾次他的手藝哦,有咖哩飯、義大利麵等,這二次美食還跟其他的民宿主人一起分享呢,大家都吃喝得很開心,聚餐時間相當愉快,george的手藝好,我民宿提供的新鮮迷迭香和羅勒應該也居功不小吧。(老王賣瓜、自賣自誇啦)

哈哈,我大概是少數會吃客人的飯的民宿主人吧。

george、MEIK,歡迎你們再來金門玩哦。

george在facebook上分享了照片,請大家一起來欣賞。
george提供的金門海珠民宿相片

2010年8月28日 星期六

沙蛤、黎明蟹逃生記

2010.8.29更正:謝謝朋友指正,原文沙蟹正名為黎明蟹。

金門的夏天可以在海灘潮間帶上挖沙蛤,看看牠們花色斑斕的外殼,就知道為什麼又被稱做花蛤了。










初次挖沙蛤,容易因為興奮,不論挖到的是大是小都忍不住留下來,但為了不殘害「民族幼苗」,將大顆的留下祭五臟廟外,小顆的就決定放牠們一條生路囉。看看影片,鑽地技巧高超,就知道為什麼叫沙蛤囉。
在民宿附近的東割灣,來住宿的房客抓到一隻黎明蟹,雖然秋天正是吃蟹好季節,但這隻看來不大隻,而且重點是,我不確定能不能吃,所以,驚嚇了牠一陣子後,還是放生了,也看到可愛的鑽地動作。

金門的海邊有岩岸、有沙岸,各有不同的樂趣呢。

2010年8月17日 星期二

老爹牛肉麵

這年頭,還是要有媒體的宣傳生意才比較好做的。深受年輕人喜愛且當成旅遊指標的電視節目「食尚玩家」介紹了這家位於山外的老爹牛肉麵,身為肩負旅遊諮詢腳色的民宿主人,當然要找機會去吃一吃。



這家位於太湖路的牛肉麵店店面算乾淨,用的麵是日本拉麵,私心來講我還是喜歡「喜相逢」的刀削麵,但這是我個人偏好啦,據民宿客人品嚐之後結論,他們的拉麵煮得口感相當不錯,其實挺有勁道的。

牛肉麵最重要的還是牛肉和湯頭,相較之後,我是覺得「老爹」的湯頭比「喜相逢」好,肉質也更軟嫩,更符合我的喜好。啊~~如果能以「老爹」的牛肉湯搭配刀削麵,我一定會大大捧場的。


牛肉麵不只可以吃湯的,也可以吃乾的,牛肉乾麵另外還附一碗湯,但就是原本的牛肉麵把湯另外放而已,若把整碗湯倒回去,就變成原本的牛肉麵囉。不過這種吃法可以個別品嚐麵、牛肉和湯的滋味,若食量小的朋友,還可以把湯分給別的朋友喝,另外點些蔥油餅或水餃,就可以又省錢又吃得很豐盛了;或者,可以配別的湯,有興趣的朋友不妨試試。

「老爹牛肉麵」的蔥油餅也挺有名氣的,餅皮酥脆不乾硬,裡層有濕潤度有層次,有足夠的蔥花香氣,值得嘗試;他的小菜也不錯,品項在金門的小吃店中算多樣了,我會推薦朋友試試泡菜,微酸微辣的泡菜外表像韓式泡菜卻帶點台式泡菜的甜味。

2010年8月15日 星期日

金門麵線


好像所謂名產多是跟在地條件相關,才構成特殊風味而獲得喜愛。新竹多風,所以風吹的米粉成為名產,而金門大概因為太陽夠烈夠大,海風雖大但又夠乾燥,所以日曬出來的金門麵線就成為名產了。

在金門,任何一個市場都買得到麵線,而且只要天氣好,也都看得到曬麵線,一絲絲麵線隨風飄揚的景觀,甚至風中隱約聞得到麵香,都會讓人相當開心。

金門麵線因為讓太陽曬得夠乾燥,所以還頗適合存放,算是家中常備良麵,煮久了也不易糊爛,能夠維持口感,要提醒的是,煮麵時水要多,水多,麵才能充分均勻的煮熟,不會有某一處乾硬的現象;若想吃乾麵,撈麵起來時,在放喜愛的醬料或調味料前,最好先加兩湯匙麵湯,免得麵會太乾,吃起來就不太順口了。

在金門市場買麵線,可以買到「結」的或「切」的,「結」就是麵線已經盤彎成紐扣結狀,「切」的就是直直的麵線,「結」的會比「切」的大約一市斤貴五元。沙美的麵線比較有名,據說沙美市場的麵線以及金門監獄的麵線都是同一位達人傳承下來的。若要求方便,市場上店家就可以買到麵線,若想買量大又便宜,建議可以先向金門監獄預定再去領,比市場上買再便宜一點。

2010年7月19日 星期一

風獅爺~塘頭,加映~金蓮寺


位置:金沙鎮塘頭

這尊風獅爺的表情非常老成持重,下彎的嘴角,睜大圓圓的眼睛,長長的鬍子,就好像一個嚴肅的老人家一樣。

而我覺得比較特殊的是石材的形狀,它有點偏三角柱體,尖尖的稜角剛好位在鼻子和嘴巴的地方,所以臉形顯得非常立體。

但是,它有畫眼影哦。雖然我這個形容很不莊重,但現場看這尊風獅爺時,真的會有敬重的感覺耶。

另外,我很想介紹一下塘頭風獅爺旁邊的金蓮寺。

金蓮寺非常古樸,很像是村落內的一間地方小寺廟,外觀的裝飾都因久遠而剝落不清,但可以看出有歷史年代的美感, 沒有現代的整修,但反而更耐看。

內部的兩個牆面也很有意思,通常都是彩繪或陶燒的畫,但不知道是經費不足尚未到位還是怎麼地,是黑白畫成的神話和歷史故事,畫上不但有點出故事主題的文字,還有某地 某某人謝(應該是捐款認養之意)的字樣。

一面是西遊記的故事。

另一面是薛丁山和樊梨花的故事。

我覺得參觀一下金蓮寺,也是很有意思的。




延伸資料閱讀:塘頭風獅爺

2010年7月13日 星期二

午後


夏日,萬里無雲的晴空雖然美麗,但高溫總讓人懶懶地不想動。

明晃晃的日頭下,連最勤勞的觀光客都不知躲到哪兒去了。

電風扇持續的機械風,吹久了很煩燥,讓人昏昏欲睡;而冷氣房內既費電,更讓體溫無法自然調節;坐在廊下最好了。

過了午後三點,陽光已將移開了深井,坐在竹椅上看書,自然的風輕輕地、陣陣地吹拂過來,感覺竟比吹電風扇還更舒服,偶而低頭看書、偶而抬眼看天際飛過的燕子,無聲的蝴蝶翩翩地的掠過,寧靜,是現在的心情。

2010年7月9日 星期五

透明翅膀的小蛾


夏天,就是熱,這隻約略指甲片大小的迷你蛾,太概也熱昏了,任我在牠四周努力想把牠拍清楚,對我的騷擾不動如山。

牠的翅膀是透明的哦,雖然顏色不如早上看到另一種清綠色的那麼漂亮,但花紋挺別緻的。

2010年7月7日 星期三

金門牛吃薯條

山外車輪餅的老闆娘說,因為地瓜的產季已過,現在的地瓜做成餡不好吃,所以,她直接停賣了這個口味的車輪餅。

好像是,最近的確在市場上比較少看到賣新鮮地瓜了。沒關係,吃當季的食材是種時尚,既然非產季,即使是健康食品,不吃也理所當然。

我沒想到的是,竟然在金門這座島嶼上,第一次看到只有從小說或戲劇中提過的「地瓜簽」。
圖:滿地的薯條哦,空氣中充滿了地瓜香耶,聞到了嗎?

「地瓜簽」這個從前象徵窮苦、糧食不足的年代才有的「食品」,七年級生以後甚至六年級生的年輕人,可能只有從文字中看過,現實中沒吃過甚至沒看過,我幾乎要以為是絕跡「夢幻的食品」,我在金門第一次見識到了。

友人說,自家種的地瓜吃不完,為了能存放久一點,就會剉簽曬成乾。先削了皮的再曬乾的地瓜簽是人吃的;沒削皮直接刨成簽曬乾的,就是餵給牛吃的零食了。

聽這二位接近九十歲的阿媽阿公說,地瓜是自己種的,有白肉也有紅肉,種太多吃不完,擺久了又怕爛,所以要刨成簽曬乾,太陽夠大夠乾燥,曬幾個小時就可以了,然後就可以存放著慢慢餵給牛吃。

金門的牛真是挺有口福的,吃酒糟、吃牧草,還有薯條可以當零食,而且連皮吃更有健康概念勒。難怪這幾年金門牛的牛肉麵、牛肉乾成為金門新美食。

圖:阿媽赤腳做事哦,都不怕地板燙,真是厲害。

中午時,朋友好心讓我體驗地瓜簽稀飯,地瓜簽的初體驗。結論是,要吃地瓜稀飯,不要吃地瓜簽稀飯。

後記:回家跟媽咪分享新鮮經驗,媽說,在台灣南部,以前曬地瓜簽是餵給豬吃。原來金門台灣還是大不同的。